扁平足与光脚走路
设置的方式就是点击上方的公众号名称,然后再点击右上角的“...”,就可以看到“设为星标”了。
而如果是足弓过低或者没有足弓的话,就是扁平足了。有扁平足问题的人,走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外翻,也容易出现脚部的疼痛,影响运动和工作。
而这一直是让很多中国人纠结的问题。关于孩子的足弓发育的疑惑,也是后台收到的高频问题之一。
毕竟相对于足弓过高的高足弓问题,扁平足的发生概率要高很多。而且在儿童身上很常见,让很多家长总在纠结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了。
而且从相关研究统计的情况来看,我国孩子中扁平足的比例,的确可能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不少。在国外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进行的调查中,扁平足的比例,大约在10-20%的比例。
而我国相关研究中,7-12岁的孩子中,扁平足的比例要比上面的高很多。比如今年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发表了论文,对昆明市部分小学学生筛查结果进行分析,发现4444名小学生中,有29.1%的人有扁平足。其中7岁时候高达36.9%,到12岁的时候降低为10.43%。
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人员在2020年对上海市10所中小学校3226名学生进行测量后,所得到的数据更令人担忧:上海7-12岁学生的总体扁平足发生率为56.1%,7岁时最高为72.6%,12岁时降至37.9%。而男童为62.9%,高于女童的47.8%。
那面对这种“世界领先”,中国的家长需要如何处理呢?
当然,以本公众号的风格,还是先给大家安心,再继续分析,免得反而造成过多焦虑:
对于0-6岁的小朋友而言,足弓低是正常的情况,再加上脚上的肉肉比较多,所以看上去基本都是扁平足,而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担心的。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,才需要更认真地关注扁平足的问题。
而6岁以上的孩子,我们也能从上面研究图表中了解,扁平足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成长而降低,在7岁有扁平足的孩子中,到了12岁,1/2-3/4的孩子已经没有扁平足的问题。而之后扁平足的比例会继续降低。
所以前些年,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流行“功能鞋”、“学步鞋”、“矫正鞋”的概念产品,不少产品宣称用自己的产品,就能解决扁平足,让孩子逐渐有足弓。而实际上,这只是孩子们发育的自然变化而已。
其实几十年前,儿科学界也曾有观点认为儿童的足底和脚腕需要更多的支撑,因此国外有段时间也流行过高帮硬底的宝宝鞋。比如在媒体和厂家推动下,美国也流行过儿童功能鞋和矫正鞋的风潮,针对于此,1991年Pediatrics上发表过一篇Dr. Lynn T. Staheli 关于儿童鞋子综述文章,作者在汇总了各种相关的研究之后,得到了一系列的结论:
我们把论文的7个总结翻译一下:
1,光脚可以最好地帮助儿童足部发育;
2,鞋子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脚不受伤害和感染;
3,刚性和挤压的鞋会导致儿童足部无力、畸形,活动能力不足等问题;,
4,“矫正鞋”一词用词不当。
5;减震、受力分布和仰角是(1991年的)儿童鞋未来改进的方向;
6,儿童鞋的选择应该以孩子赤足的模式为依据。
7,医生应避免和阻止儿童鞋产品的商业化和媒体炒作。将“矫正鞋”商品化对孩子有害,对家庭来说成本高昂,对医学界来说是名誉扫地。
鞋子是人类重要的发明,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伤害,还有防滑保暖等作用。但是人并不是依靠鞋子才学会走路的,在鞋子出现前,我们的祖先早就具有靠两脚飞奔的能力,甚至远比现在的我们强大许多。
所以指望鞋子来帮孩子学走路,这就舍本逐末了。
相反,其实很多临床研究给出:赤脚走路会让孩子更好的感受自己脚部肌肉动作和触感,这会让宝宝更快更好的学习走路,也能更好的培养宝宝的平衡感。
包括扁平足的问题上,其实光脚走路对足弓的发育也有很明显的影响。一些研究中显示,日常习惯光脚的儿童,扁平足发生率较低。
在2017年《自然》杂志的官网上,就发表过这样一个研究,对南非和德国的22所中小学里的孩子进行调查,研究光脚对于足弓发育的影响 —— 在南非的西开普省,光脚上学的孩子很多。而在德国上学则必须穿鞋。
研究面向6-18岁的810名儿童。而研究结果显示出,光脚成长的孩子与日常一直穿鞋的孩子相比,静态足弓明显增加,这与其他研究中光脚儿童的扁平足发生率较低吻合。
当然,这并不是鼓吹孩子要永远光脚不应穿鞋,而且这篇文章的开始也说了,婴幼儿期的扁平足是常见,而且大多会缓解的,无需过度紧张。
我想说的,是大家同样无需对于“光脚”过度担心:怕着凉、怕孩子脚发育不好等等。光脚对人类来说,是最自然不过的状态,让孩子在小时候多光脚走走跑跑跳跳,只要是在安全的地方,都没问题,甚至会有好处。
甚至包括成年人,很多时候出现的问题,比如“越长大越不会跑步”、“一开始跑步锻炼就各种伤”,其实也跟我们太少光脚走路,太长时间永远穿鞋走路有一定关系。
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,我们以后再聊。
最近文章
本期团购